鋼筋直螺紋套筒連接的技術規范要求
鋼筋直螺紋套筒常用連接套筒有四種形式,分別是標準型套筒、正反絲扣型套筒、變徑型套筒、可調型套筒。
標準型套筒主要用于相同直徑可轉動鋼筋的連接;正反絲扣型套筒用于兩端鋼筋不能轉動但至少有一根鋼筋可以軸向移動的鋼筋連接,如拐鐵鋼筋的施工;變徑型套筒用于不同直徑鋼筋的連接;可調型套筒用于兩端不能轉動的鋼筋連接,也可用于拐鐵處鋼筋連接。當兩端鋼筋軸向位置不能移動時,只能使用此種拉頭形式,如在兩個預制大型混凝土結構連接施工中的鋼筋對接。
1.連接鋼筋時,鋼筋規格和套筒的規格必須一致,鋼筋和套筒的絲扣應干凈、完好無損。
2.采用預埋接頭時,連接套筒的位置、規格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帶連接套筒的鋼筋應固定牢,連接套筒的外露端應有保護蓋。
3.滾壓直螺紋接頭應使用管鉗和力矩扳手進行施工,將兩個鋼筋絲頭在套筒中間位置相互頂緊,接頭擰緊力矩應符合表4的規定。力矩扳手的精度為±5%。
1)滾壓直螺紋接頭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受力鋼筋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5nmm。
2)受力鋼筋滾壓直螺紋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在任一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的35倍的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a、受拉區的受力鋼筋接頭百分率不宜超過50%,
b、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接頭的百分率不應超過50%。
c、受壓區和裝配式構件中鋼筋受力較小部位,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3)根據待連接鋼筋的實際情況,選擇好套筒的型號、絲扣的方向,并及時調整因在下料、加工絲頭、隨機切斷抽驗檢驗而切短了的鋼筋。
工藝流程:下料、平頭→剝肋滾壓螺紋→絲頭檢驗→利用套筒連接→接頭檢驗→完成
加工絲頭
a、絲頭的加工過程是:將待加工鋼筋夾持在設備的臺鉗上,開動機器,扳動給進裝置,動力頭向前移動,開始剝肋滾壓螺紋,等滾壓到調定位置后,設備自動停機并反轉,將鋼筋端部退出動力頭,扳動進給裝置將設備復位,鋼筋絲頭即加工完成。
b、加工絲頭時,應采用水溶性切削液,當氣溫低于0℃時,應摻入15~20%亞硝酸鈉。嚴禁用機油作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絲頭。
c、絲頭加工長度為標準型套筒長度的1/2,其公差為+2P(P為螺距)。
d、操作工人應按下表的要求檢查絲頭的加工質量,每加工10個絲頭用通、止環規檢查一次。